當前位置:首頁 >

今日范縣

高寶蓮:魂系學子鬢染霜 鐘情教育半百年

來源: 作者: 發(fā)布時間:2019年07月31日 點擊數(shù): 次 [添加收藏]

高寶蓮,女,中學高級、特級教師,范縣希望中學創(chuàng)辦人,濮陽市第八屆人大代表。高寶蓮鐘情教育事業(yè),受到了黨和人民的尊重和愛戴。她先后榮獲全國優(yōu)秀教師、全國教育系統(tǒng)巾幗建功標兵、全國勞模、河南省優(yōu)秀教師、濮陽市十佳女杰、濮陽市五一勞動獎章、濮陽市優(yōu)秀校長等省市級榮譽稱號100余項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、《光明日報》、《中國教育報》、《河南日報》、《教育時報》、《濮陽日報》等媒體相繼報道了她的模范事跡,并收入《中華英?!?、《中華名人錄》、《中國女教師》、《中原豐碑》、《河南園丁頌》等多部書籍中。

上世紀80年代,她以集資辦學發(fā)展基礎教育名震中原,而今古稀之年仍不忘初心、堅守辦學,又以發(fā)展高中教育聞名全省。76歲人生經(jīng)歷,55年辦學生涯,數(shù)以萬計的莘莘學子叫她“高奶奶”,大家親切地稱她為“奶奶校長”。

?

她,就是范縣希望中學的領(lǐng)路人——高寶蓮。55年來,她在教育的天地里默默守望,七十六歲人生風霜染白了她的鬢角,絲絲縷縷訴說著大愛至臻的艱辛,五十五個教壇春秋,滄桑了她的面龐,溝溝坎坎洋溢著她大愛無疆的深邃,在平民教育一線,她用大愛潤澤萬千學子。

永念黨恩心不改 ?為民辦學終不悔

55年來,她憑著對黨的教育事業(yè)的執(zhí)著與厚愛,譜寫了曲曲躬耕杏壇、獻身教育的大愛頌歌,然而在高寶蓮的背后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艱辛和幸福。

高寶蓮1歲喪父,母親改嫁,靠祖父母托養(yǎng)長大。由于家境貧寒,無法上學,她看到同齡的孩子蹦蹦跳跳去上學,常拽著祖父母的衣襟哭泣哀求。這一幕被一位老師看到了,于是替寶蓮交上學費把她接到學校。幼時的心酸為她埋下愛的種子,自那時起,她就立誓回報社會。

50多年來,高寶蓮像一位辛勤農(nóng)夫在辦學興善的田野里耕耘。2000年3月,高寶蓮從大屯中學校長崗位上退休,當時正值范縣縣城整體往新區(qū)搬遷,教育尚屬一片空白??h委縣政府領(lǐng)導看好高寶蓮的社會影響力,請她出任校長。她不負眾望,勇挑重擔,義無反顧的開始了第二次創(chuàng)業(yè)。建校伊始,她像一部不知疲倦的馬達,整天超負荷的運轉(zhuǎn),創(chuàng)造了當年建設、當年招生的奇跡。目前,學校已發(fā)展成為擁有72個教學班,在校生4600余人,教職工304人,累計投資達1.38億元的優(yōu)質(zhì)學校。

?關(guān)愛無限暖人心 ?潤物無聲育人才

高寶蓮是一位極其“吝嗇”的老人,她的吝嗇程度達到節(jié)約一滴水、一度電。然而對于改善師生生活工作環(huán)境卻十分慷慨。學校長期沒有像樣的操場,為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,她心一橫,耗資一千多萬元建成了濮陽市一流的標準化塑膠運動場。學校沒有家屬樓一直是高寶蓮心頭的一塊石頭。2006年,她下定決心改善教師的住房問題,先后投資600余萬元,建設了兩棟家屬樓,讓100余名教師搬進了新家,徹底改變了居無定所的局面。

高寶蓮愛教師勝過家人。陳德佳、劉夏兩位女教師都是外地人,對象找的都是范縣當?shù)芈毠?,兩人卻為迎親路途遙遠犯了愁。高寶蓮知道后對她們說:“你們來到希望中學,希望中學就是你們的家,結(jié)婚時從我家出門,我就是你們的家人?!本瓦@樣,兩人從老校長家高高興興的出嫁了。平時,教師生孩子,高寶蓮都第一時間趕到醫(yī)院去探望;每位教師結(jié)婚,高寶蓮都親自主持婚禮,送紅包祝賀。?

?

高寶蓮愛學校、愛教師,對學生更是愛的深沉。2017年10月,家住范縣高碼頭鎮(zhèn)周堂村的丁連啟將一面“扶貧濟困辦學楷模、品德高尚辦學有方”的錦旗送到學校,原來,他因家庭經(jīng)濟拮據(jù),孩子上高中成了大難題,高寶蓮得知情況后主動免除了他的學費,家長感動不已。這些年來,在高寶蓮的資助下完成學業(yè),考入理想大學的學生舉不勝數(shù)。而今,她老人家的慈行善舉依然在繼續(xù)。

踐行核心價值觀 引領(lǐng)學生健康成長

國無德不興,人無德不立,為在全校形成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氛圍,高寶蓮創(chuàng)新教育形式,營造濃厚學習氛圍。2018年10月,為讓全體學生樹立感恩意識,她提議在學校建設“毓英亭”并懸掛“毓英鐘”,讓希望學子時刻銘記范仲淹毓英獎學金基金會的關(guān)懷。為讓學生盡享閱讀盛宴,2018年9月,新購圖書5.6萬冊,補充到圖書室、閱覽室,并設立黨史國情教育專欄。同時,學校搭建文藝大舞臺,充分發(fā)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,在師生中廣泛宣傳核心價值觀。?

?

學校相繼成立文明交通、尊老愛老、關(guān)愛留守學生等志愿者服務隊。組織300余名教職工和4000余名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00余次。學校還通過實施“日行一善”教育實踐活動,使學生充分體驗知善、行善、揚善、樂善的快樂,逐步實現(xiàn)由“日行一善”到“時時行善”,最終實現(xiàn)“善行一生”的人生追求。?

?

心系師生勤奉獻 ?以身立教勇爭先

“我們現(xiàn)在的學生不僅要上得起學,更要上得好學,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人、成才、成功”是她經(jīng)常說的,也是她常做的。為關(guān)愛學生成長,她把校長辦公室當成心理咨詢室,把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當成自己的授課內(nèi)容,親自接受學生的心理咨詢或給學生回信。作為一校之長,盡管工作很忙、工作量很大,但她始終堅持擠時間與學生面對面接觸、手把手交流。2014年3月12日,《河南日報》農(nóng)村版、大河網(wǎng)、新華網(wǎng)等幾十家媒體以《濮陽老人辦學從教50年 70多歲仍為學生當心理醫(yī)生》為題報道了她的先進事跡。2014年11月24日《濮陽日報》“尋找身邊最美敬業(yè)人”欄目以《高寶蓮:堅守教壇》為題刊發(fā)了她的敬業(yè)事跡。

作為一校之長,高寶蓮從不搞特殊,始終憑一身正氣影響和感染全體教師。她以辦公室為家,一心撲在工作上,工作休息不離辦公室,吃住在辦公樓,她從不以權(quán)壓人,以勢凌人,而是以德服人,以情感人。

?低進高出碩果累累 ?滾石上山桃李滿園 ?

“沒有優(yōu)等生,我們可以培養(yǎng),沒有令人矚目的高考成績,我們可以創(chuàng)造”這是希望中學領(lǐng)導和老師共同的心聲。盡管在范縣希望中學就讀的絕大部分都是中考分數(shù)較低的學生,但是歷經(jīng)三年的雕琢后,他們當中大部分學生都進入高等院校繼續(xù)深造,且不乏考取名校的佼佼者,更重要的是,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重拾了信心,找到了方向,走上了適合自己發(fā)展的成才之路。

“成人、成才、成功、立志、立德、立業(yè)”的辦學理念,團結(jié)務實的領(lǐng)導團隊,無私奉獻的教師團體,努力拼搏的莘莘學子,成就了希望中學優(yōu)異的辦學成績。建校以來,學校實現(xiàn)了穩(wěn)步、健康、快速的發(fā)展,取得了突出的辦學成果,累計共向國家高等院校輸送了2.2萬余名新生,其中, 培養(yǎng)了2名空軍飛行員,近年來,我校畢業(yè)生卓子昂被上海交通大學(本碩連讀)錄取,李獻偉、李敬義被南開大學錄取,李文博被中央美術(shù)學院錄取,李慶超被中國傳媒大學錄取,尤其是2008年賈禎熙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,實現(xiàn)了范縣十幾年來清北錄取零的突破,再次印證了范縣希望中學的綜合教育實力。如今,范縣希望中學的畢業(yè)生已走向范縣各個工作崗位乃至祖國的四面八方,為國家和社會培養(yǎng)了大批優(yōu)秀人才。

莫道桑榆晚,為霞尚滿天。如今的高寶蓮不忘初心、砥礪前行,依然奔走在教育一線,以更加高昂的熱情和豪邁的步伐,向著更高、更遠的目標奮進。

“對于從事教育事業(yè),我從來沒有后悔過。當我看到渴望求知的孩子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。孩子的幸福夢是我最大的動力,再苦再累也值得?!泵鎸?5年來的教育路,高寶蓮動情地說。

?